全球速看:3个绿色大礼包、465个主题活动……2023年节能宣传周带你体验绿色生活

2023-07-05 13:07:25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到:

全国将于7月10日至16日,以“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举办2023年节能宣传周活动。


【资料图】

记者从7月4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上海市节能宣传周将以厚植绿色发展理念,调动社会各行业各层面积极参与节能降碳为工作主线,广泛宣传节能降碳工作成效和先进经验,首次征集各行业绿色低碳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绿色活动大礼包”“绿色消费大礼包”和“绿色研学大礼包”,为市民提供绿色教育、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多方位丰富多彩的绿色生活体验,养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将有465个

本届节能宣传周期间,本市将进一步调动社会各行业、各层面积极参与节能降碳工作,各委办、区、大型国企、集团公司和绿色低碳合作伙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将有465个。

经梳理,推出面向普通市民和专业群体的绿色低碳大礼包,主要涵盖:绿色活动礼包、绿色消费礼包和绿色研学礼包等3大板块,紧密围绕产业绿色发展和“衣、食、住、行、用、游”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向全社会讲好“双碳”故事,引导市民深入参与“节能降碳”工作。

其中,绿色活动礼包引导全社会深刻认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经典推陈出新、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共同建设绿色美丽家园。主要涵盖政策宣贯、主题竞赛、线上直播、绿色市集、达人评比、专题培训、现场咨询、金点子征集、主题公益活动等方面。

绿色消费礼包倡导多元共享、多方参与、多维服务、全量宣教的活动内涵和惠民福利,促进全社会在“衣、食、住、行、用、游”等方面的绿色低碳转型,主要涵盖绿色出行、绿色家电和产品、绿色餐饮、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绿色研学礼包深入贯彻本市绿色低碳新赛道工作和绿色低碳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精神,抢抓“六化”市场需求形成新动能、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绿色升级、创新绿色低碳教育形式。主要涵盖《绿色护照》、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示范案例发布、沙龙研讨、绿色研学夏令营、工厂开放日等内容。

7月10日起,市民关注“上海节能宣传”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活动一览表及参与方式。

加速驶向绿色低碳新赛道

发布会上,市经济信息化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处处长黄捷通报了本市节能降碳工作的总体情况。

在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上海聚焦构建“2+(3+6)+(4+5)”新型产业体系,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推动三大先导产业创新突破、六大重点产业深耕提升、四大新赛道产业加快拓展、五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持续推动产业锻长板补短板,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同时,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企业,压减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效用地型等企业。2022年,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约500项,调整重点区域7个,重点单项3个,共减少综合能耗1.6万吨。

在发挥上海已有优势,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方面,抓住双碳重大技术革新和产业机遇,聚焦“绿色低碳产业化”,强化新赛道布局,发挥上海在超低煤耗发电等新技术、钢铁化工低碳原料替代等新工艺、高温超导等新材料、LNG船等新装备、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已有优势,谋划未来产业增长点,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拓展在重点领域、重点技术上的领跑优势,目前已在高效泵、制冷等节能环保装备领域,大兆瓦风电机组等能源装备领域,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高性能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绿色材料领域,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长兴岛电厂1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CCUS)创新示范项目成功投入试运,填补国内万吨级燃机碳捕集装置的空白;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平稳运行一年多,经受住了极端高温等运行考验。

在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新开展零碳示范创建方面,全年新增市级绿色工厂5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10家、绿色设计产品10个,推荐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4家。发布《零碳工厂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零碳园区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零碳数据中心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零碳物流园区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四项团体标准,对零碳创建的原则、流程、实现路径和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规范,为国内首创零碳领域的系列标准,通过引导企业做好能效对标,持续开展节能改造项目(每年需开展节能技改项目3个以上,碳排放强度下降4%以上),结合购买绿电、CCER等方式抵消实现近零排放。

去年上海发布了第一批零碳标杆和创建单位名单,包括零碳工厂12家,零碳数据中心1家,零碳园区3个,近期还将发布新一批零碳企业名单。在此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围绕工业碳管理,开展试点工作,包括产品碳足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碳管理体系、供应链碳管理、碳标准建设及应用、碳金融产品创新等六个领域的试点。

在丰富低碳技术产品政策供给,促进供用能系统降碳方面,完善工业用能结构,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构建电、气、热、冷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推动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应装尽装。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推动1200家用能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去年至今,挖掘节能降碳项目超过1500个,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降碳200万吨。

完善本市能源标准体系顶层架构设计,积极谋划工业和通信业碳标准体系。制定了工业节能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绿色工艺新突破、新技术示范应用的支持力度。支持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有序推进绿色保险服务。2022年,上海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6.1%、5.8%。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