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讯!苏东坡埋骨地的俗语文化

2023-06-18 12:59:44 来源:顶端新闻 分享到:

郏县地处中原腹地,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就长眠于此,文化底蕴极其厚重。图为郏县苏轼墓地。


【资料图】

郏县的乡言俚语与河南其他地方的俗语有很多交集,同时又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带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烙印。郏县境内有大面积地势平坦的田畴,农耕条件极为优越,堪称河南中部粮仓。由于民俗语言源自民众的生产生活,因此郏县俚语中包含大量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经验性知识。如预测天气变化和旱涝的谚语:“惊蛰动了风,吹到五月中”“立夏不下,旱到麦罢”“清明西北风,当年旱不轻”等,这些语言来自于农人对当地天气变化的长期观察和概况总结,对农民种地有指导作用。

还有一些俗语与农耕生产技术有关,如“春耕深一寸,等于一遍粪”,强调深耕的重要性;“底肥施在犁前头,苗肥施在春雨头”,教育农民施肥抓住时机;“棉花锄八遍,棉桃赛鸡蛋”,强调棉田后期管理的重要性。“深种茄子浅种蒜”,教人们种植蔬菜的技术。类似还有“挨鞭的是慢牛,出力的是快牛。”“不闻大粪臭,哪知五谷香。”“干牛粪上地,不如老母鸡的屁。”等等。在这些与农业有关的俚语中,可以看出当地农民对于粮食的重视,“家有万担粮,说话也气长。”“家有万担谷,说话气也粗。”“手里有钱办事不难,家里有粮日子不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家有万贯,粮菜各半。”这些都足以说明粮食在当地人心头沉甸甸的分量。

“哭不死的娃娃,旱不死的棉花。“秋后的棉桃——合不拢嘴。”,说明除粮食生产外,棉花等经济作物在当地广泛种植,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秋后的芝麻——挨敲打。”“高粱种撒麦地——秋后见高低。”说明当地还普遍种植芝麻、高粱等农作物。“霜打的烟叶——蔫了。”说明当地盛产烟叶。这些都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情况。

第二,商业文化的氛围比较浓厚。当地流行的谚语中有很多与做生意有关,如“一年学个庄稼汉,十年学不成生意人。”“十年能进个秀才,十年学不会生意人。”“小买卖怕吃,大买卖怕赔。”“货不停留利自生”“找上门的生意好做”“生意不成仁义在,这次不成下次来。”“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当面银子对面钱”等等。在重农抑商的时代,当地为什么会有如此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我在当地的田野调查,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郏县位于豫西山区通往豫东平原过渡的交通要道,自古商业发达。郏县冢头镇和附近的李家渡就是著名的水旱码头。2019年夏,我在冢头镇发现一座明清时期的商业会馆遗址,根据院内遗留的碑刻来看,该会馆至迟在清初就已建成。图为会馆遗址。

据院内现存清乾隆十九年(1755)《重修大殿暨庙门碑记》记载:“郏邑塚头镇,蓝水之上,旧有大王尊神暨关圣帝君庙也,山陕客商所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会馆东西道院墙壁并整饬乐楼碑记》,记载了在当地经商的四十二家商号名称。位于郏县县城的山陕庙,也是明清时期山陕商人集资兴建的商业会馆。

第三,儒家思想在当地民众中有很深的影响。反映在民间俗语上,有“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有品德不贱,有学问不贫。”“银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草无心不发芽,人无志不奋发。”“修身治家平天下”“宁给君子提鞋,不给小人过财。”“三代不读书,好似一圈猪。”“青丝不知勤学早,白头方知读书迟。”“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这自然要归功于当地发达的儒学文化。

郏县是孔子后裔的主要定居地之一,唐代就有孔子后裔到郏县定居,“郏县派”是孔子家族十大支派之一。郏县文庙建于五代时期,是中原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孔庙之一。文庙建筑气势宏伟,石雕、木雕精美,技艺精湛,显示出当地民众对孔圣的敬仰和深厚的儒学传统。

第四,戏曲文化发达。郏县民间俚语中有大量与古代戏曲有关的内容,如“学戏先学声”“唱曲不出汗,累死没人看。”“粗越调细二黄,论听还是梆子腔。”“音调要准,节拍要稳,韵味要浓,感情要真。”“三分扮相,七分眼神。”“说书人的嘴,唱戏人的腿。”“唱戏的腿快”“老旦唱小生——不像样”“戏台上的夫妻——有名无实”“戏台上送诏书——假传圣旨。”“戏台上父子——没大没小”“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不抓住奸臣不煞戏。”“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憨子。”这些内容反映出当地有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我在当地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郏县境内有大量的古戏台,这些戏台不仅保存完整,有的在墙壁上还遗留下古人演戏的舞台题壁,是研究当地古代戏曲文化的珍贵史料。

例如其中一座古戏台的舞台题壁就写有:“河南湖北老少先生在此。同乐班大二黄一班。”等文字记载。由此可知,清代湖北的二黄戏班同乐班曾来此地演出。郏县民谚有“粗越调细二黄,论听还是梆子腔。”的说法,“细二黄”就是指湖北的二黄腔。这说明清代河南与湖北在戏曲上存在交流,河南的地方戏越调此时尚处于形成期,体制还不完备,故百姓评价其“粗”,不如湖北的二黄表演细腻。这些乡言俚语,记载了当时人们对当时各地方剧种的不同评价,在对研究地方戏发展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